我
定義:優柔寡斷、孤僻、表裡不一、遲鈍、部份個性偏差、自我中心
既然表裡不一,那什麼是真實的我?
我不認為我知道答案。
知道了又怎樣?改變自己?沒那必要吧。
現在不都流行"做自己"嗎?
還是什麼時候開始流行"做別人"?
話說這篇文章到底想表達什麼,我不知道,
只是一些情緒上的發洩吧,
總是覺得最近心理悶悶的。
我也很想知道原因,
玩我的化妝品、和大家討論心得帶給了我很多樂趣。
但是背後呢?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商務旅館的CASE我也做的很開心,覺得自己的idea還能有更多的可能。
但是成果呢?總覺得有些空虛...
那我到底在做什麼?
離題了...
我不認為我是個有個性的人...
應該說我的外在不是個有個性的人...
所謂的我的個性,一直以來都是我帶給別人的感覺。
國小的時候,常跟男生打混,大家覺得我很活潑、很開朗、很有領導能力、夠朋友。
國中女生班,覺得女生之間的心機我很難應付,就乾脆沉默是金,但還是
自然而然的有一票姊妹,這時候我的形象就是冷冷的、淡淡的。
高中女校,待在大社團,依舊覺得女生之間的相處很累人,不過比較懂得適
應了,於是,變成了隨和。
大學,交遊範圍只侷限在很少的某些人,很幸運,都是些單純的朋友。但是
總免不了一些無謂的心情。個性呢?或許還是隨和吧?或者多了點心機?
不清楚...
要說比較接近真實的我,應該是國小國中的時候吧...
隨和、開朗...對現在的我來說,只是很表面的稱讚...
就像蛋與蛋殼的關係。
最中心就是率性、真誠、而且絕對的義氣
包裹在外層的保護膜,則是一種經過隨和偽裝的冷漠。
不是說我對人不真心,而是在真心之外,總有那麼點距離感。
對人還是冷淡的,不過是個性的稜角經過不斷的碰撞後,所形成的一種隨和的冷淡。
曾經進入中心的人,大部分也因為勞燕分飛而退回蛋殼外...
是,我是被動,SO WHAT?說我大牌嗎?
我要的只是很簡單的互信,完全的互信。
這種事情本來就是互相的,妳多信我一分,我當然也就多信任妳一點。
這不是很自然的事嗎?互信關係本來就是這樣建立的。
我不想再一次的在付出所有信任後再被反咬。
所以我選擇一碰壁就全部收回;
我選擇繼續活在我隨和的冷漠蛋殼底下,
想來敲門,當然歡迎;
不稀罕敲門,我也只能當是我們磁場不合。(當然這不代表交惡)
這篇文章也算是給自己的一個宣告。
我決定依著自己的本質而活,不要問我受了什麼刺激,
不過是個決定罷了。
如果可以的話,或是有人認真看完這篇的話,
就來回一下你們覺得我是什麼樣的人吧。
網友、路人也無所謂,只是單純好奇想知道罷了。
- May 06 Sat 2006 03:12
我這個人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