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激烈的「2006年都市彩妝徵選活動」成果正式出爐!
星巴克重慶門市以細緻的舊建築整建維護,摘下「私有建築物」的冠冕,新光曼哈頓 週邊空間以友善並融合生態景觀的設計內涵,在「私有開放空間」拔得頭籌,加上國際先進的大樓彩妝工法與先進科技的引用,讓這次的徵選成果精采非凡。所有獲 獎者於12月12日假星巴克重慶門市藝文廳接受頒獎表揚。
今年除了參賽件數再次超越以往,徵選案例內容的深度與多樣性,也跳脫了過去的範 疇,許多老舊建築在更新中,保留了臺北城昔日流金歲月的光燦,更有多件作品引用生態環保與科技新材,讓都市更新在改善環境中,增加了展現城市風采的新主題 與新元素。更新處邊處長表示,一個宜人而愉悅的城市生活空間,不僅在於建築的整潔美麗,更需要注入市民的創意與延續在地發展的願景,才能讓我們的城市流露 自己的品味與格調,因此,2006年都市彩妝系列活動以【新居住美學在臺北】為題,就是希望發掘臺北市民的好點子,在建築與空間美學之外,匯入藝術與人文 的元素,為城市加入永續經營、展現活力的泉源。
有鑒於以往參賽者眾而獲獎名額有限,許多精采作品無法一一呈現,臺北市都市更新處今年特別製作活動專屬網頁(2006都市彩妝徵選活動 ),並增加網路票選與推薦活動,希望透過網路呈現方式,讓每一件更新/維護作品都有曝光的機會,同時更希望大家在仔細瀏覽的過程中,感受更新/維護者的用 心,共同加入這場城市新美學運動。其中,網路票選活動在短短17天,共吸引 7422 人次參加票選,不啻為這項活動達到極佳廣宣的效益。
都 市更新是一個城市發展的重要課題,本處除了繼續提供多元的環境改善機制,獎勵民間參與更新、自力更新及整建維護,更積極推動「臺北市整建及維護實施辦法」 及「臺北市協助民間推動都市更新事業經費補助辦法」、修訂「臺北市都市更新自治條例」及「臺北市都市更新基金收支保管運用自治條例」,以協助民間加速推動 都市更新事業、激勵市民進行住家環境及更新整建的維護工作,創造臺北市優質都市空間及環境,促進都市的更新與發展,讓我們的城市處處入畫,人人都能生活在 一個充滿居住美學的城市裡!
歡迎您點選本活動專屬網站:2006都市彩妝徵選活動。
【2006臺北市都市空間改造—都市彩妝運動方案】各類徵選獲獎名單:
(一)整建維護/更新類
第一項[私有建築物]
金獎:星巴克重慶門市 獲得獎牌一面,獎金五萬元
銀獎:光復大樓 獲得獎牌一面,獎金三萬元
銅獎:安和馨園 獲得獎牌一面,獎金一萬五千元
佳作:中印時尚 獲得獎牌一面,獎金五千元
第二項[公有建築物]
金獎:北投溫泉博物館 獲得獎牌一面
銀獎:臺北故事館 獲得獎牌一面
銅獎:臺北市榮民服務處、榮光大樓 各獲得獎牌一面
(二)開放空間改善類
第一項[私有開放空間]
金獎:新光曼哈頓周邊開放空間 獲得獎牌一面,獎金五萬元
銀獎:臺北真理堂周邊開放空間 獲得獎牌一面,獎金三萬元
銅獎:國際貿易大樓戶外景觀 獲得獎牌一面,獎金一萬五千元
佳作:揚昇金融大樓開放空間 獲得獎牌一面,獎金五千元
第二項[公有開放空間]
金獎:生態美樹館 獲得獎牌一面
銀獎:臺大地下人行道、牧歌頌園地 各獲得獎牌一面
銅獎:居安公園 獲得獎牌一面
整建維護/更新類[私有建築物]
↘ 金獎:星巴克重慶門市
編號: 私有建築物 30
建築物名稱/住址: 星巴克重慶門市 /重慶南路一段 104 號 1-3 樓
提案人: 統一星巴克股份有限公司
規劃設計者/服務單位: 空間設計 Team
說 明:日據時代未期約 1956年時由幾位台灣商人興建而成,目前 屋主之一盧 太太的公公與友人共同購得後,將原兩層建物拆建成現今三層共 100 坪 之鋼筋混凝土與木造構造 ,建築主體何有 日治晚期之儉約的巴洛克風格 ,其 特色在於豐富的裝飾性窗框與建築物 , 外觀以泥灰造線板、羅馬式拱型迴廊及挑高比例玻璃窗 ,但該建物年代久遠,外牆上的瓷磚及窗框均以破舊不堪且牆面上懸掛了許多廣告招牌及雜亂的管線附著於此。
作為統一星巴克公司在台成立 8 週年之形象門市,藉以豎立市場 、 風格 、 企業精神與社區回饋之標竿意向 。
除 了採用 Starbucks Coffee 最新 Element -3 A roma 為主之色彩傢俱造型與 art work 外 ,特別 規劃三樓靜動態之藝文空間 。並在 外觀上做細微整修既有外牆及磁磚與窗戶 , 除恢復原建物之風格外並融合 Starbucks 之調性 , 保留些許應有的老舊與成穩 ,表達 對此建物尊重之情;同時以特殊照明加強建物在夜間的獨特造型線條與天際線 。 騎樓則是以淺色天花配合羅馬造型手工噴沙燈具及拱廊燭臺式壁燈 , 搭配鑲掛於拱型大門對面該商圈自光緒至民國之陳年照片 , 使人有如進入時光隧道般之體驗 , 白色拱窗拱門與復古門把手 , 與騎樓羅馬拱型迴廊及後吧台玻璃馬賽克塑造隱約交錯之光影 。
整建維護/更新類[公有建築物]
↘ 金獎:北投溫泉博物館
編號:公有建築物02
建築物名稱/住址:北投溫泉博物館/中山路 2 號
提案人: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北投溫泉博物館
說 明:北投溫泉博物館前身為「北投溫泉公共浴場」,由當時的台北廳長井村大吉規劃將當時露天的「湯瀧浴場」擴建而成,並著手興建了北投公園,美化周邊環境, 可說是當時先進的都市計畫。北投溫泉浴場為英國維多利亞式外觀,一樓磚造,二樓木造,共計 七百坪 ,空間造型與週遭環境相應,且有實際之功能。當時與周圍的綠地合成北投溫泉公園,是當時台灣最具盛名也是東亞最大的公共浴場,曾經帶動周圍的溫泉旅館產 業,總督府甚至由淡水線鐵路興建新北投支線,方便台北民眾前往泡湯觀光,將北投溫泉產業推向繁華的榮景,北投溫泉公共浴場更因平民化和價格低廉的特色,為 當時溫泉建築的特色,光復後,北投溫泉產業一度沒落,這棟曾紀錄北投溫泉華麗一時的建築也隨之沒落頹廢於歷史的洪流中,直到 1997 年被核定為三級古蹟,規劃為博物館,重新羽化再生。
古蹟的修復工程範圍包括一樓磚造部分以及二樓木造結構,由臺北市政府邀請相關領域 的專家學者還有社區文史工作室,收集了珍貴的日據時代老照片,以恢復原貌為修復原則,追求最真實的保存,不作任何破壞原貌的修復。整建的過程有熱心的社區 居民提供浴場彩繪玻璃失竊前的原始照片以及意見,作為工程單位施工的依據;也有陶藝名家特別仿出花色特殊的瓷磚,使得 1 樓牆面可以重現,這些代表的都是社區居民在重建過程中付出感情的動人故事。除了靜態的文物展示外,也將古蹟建築特色活化為博物館,忠實呈現以往泡湯用的羅 馬大浴池以及大和室,紀錄了臺北市溫泉開發歷史以及珍貴國寶石「北投石」的介紹,內部的功能不但結合本地 400 年來的人文史跡,且與北投親水公園結合成生態園區,北投溪潺潺流過,沿著溪畔的木質板道呼吸著摻有硫磺味的空氣,園內草木扶疏,拂面而來的是溫泉霧氣,畫 面寫意清新自然,整體規劃保留日治時代的風格,是臺北市極具文化價值的觀光景點。
面對曾經的頹圮,北投溫泉博物館的再生,不但是台灣溫泉絕代風華的呈現,作為社區發現、社區參與的博物館,北投溫泉博物館代表的更是臺北市民愛護家鄉的精神展現。
開放空間改善類[私有開放空間]
↘ 金獎:新光曼哈頓周邊開放空間
編號:私有開放空間 09
建築物名稱/住址:新光曼哈頓/信義路五段與莊敬路交叉口
提案人: 張淑花
規劃設計者/服務單位:蘇瑞泉/六國景觀設計有限公司
開放空間改善類[公有開放空間]
↘ 金獎:名山里 生態美樹館
編號:公有開放空間 09-1
建築物名稱/住址:名山里 生態美樹館設計/中山北路五段 850 巷對面
提案人: 芝山岩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廖岳
說明:原本一塊垃圾滿地、雜草叢生的地方,在社區居民的共同努力下,積極結合在地專業者,包括:建築、景觀、藝術等相關專業人士,共同研究發掘社區特質,透過環境改造,吸引更多居民參與、無私奉獻家園。
當您走進這裡,您絕對不會錯過一條特別的「人文之道」,跳脫一般水泥走道,我們在上面設計了電信蘭的印花,小道兩旁設置石柱,緘刻哲學家、文學家、生態學家的人生箴言,讓人文藝術和居民生活相互結合,分享豐富的「人生啟示」。
為了讓這片土地更富有意義和永經營的價值,我們將這片整理過的土地,定位為生態園區,以台灣原生植物復育為職志,讓這裡不僅充滿綠意,更傳承了一起美麗台灣的生命,無論白天或晚上,大家可以到這裡賞花怡情,小孩子更可以在這裡多識草木鳥獸蟲魚。
為 了保有這裡的整潔與植物的照顧,我們主動結合志工,共同改善和維護社區環境,包括:植物的整理、澆水、鋤草,我們還有一座太陽能發電的水車,引雙溪的水, 灌溉這裡的花草樹木,當然,這麼多的植物要照顧起來並不容易,包括植物的特性、照顧的方法,所幸生態與建築專家在設計這座生態公園時,也同時教導我們的志 工,讓我們達到社區人管理自己社區的百分百「自治精神」,讓環境一天比一天更加優雅。
全文轉載自準建築人手札
- Dec 16 Sat 2006 18:08
2006臺北市都市空間改造 都市彩妝徵選活動 評選結果揭曉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